www.duowen123.com
四、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
i. 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ii. 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iii. 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iv.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v. 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五、 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二周 2.1 二元一次方程组 1课时2.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3课时2.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课时
第三周 2.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课时第二章复习 2课时
第四周 3.1 线段、直线、射线 2课时3.2 角 3课时
第五周 3.3 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 3课时3.4 图形的平移 2课时
第六周 3.5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5课时
第七周 3.6垂线的性质与判定 5课时
第八周 第三章复习 2课时4.1 单项式、多项式 3课时
第九周 4.1合并同类项 2课时4.2 多项式的加法 2课时4.3 同底数幂的乘法 1课时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4.3 多项式的乘法 5课时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4.4 乘法公式 5课时
第十五周 第四章复习 2课时5.1 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 3课时
第十六周 5.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课时5.3 三角形 1课时5.4 三角形的内角和 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