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者
: 张子科,刘开鑫 实验时间: 20xx/4/3气温
: 21.6 ℃ 大气压: 101.1 kPa实验七:二组分固棗液相图的测绘
一
.目的要求1
)、分析法测绘铅-锡二元金属相图,了解固-液相图的基本特点2
)、学会热电偶的制作、标定和测温技术3
)、掌握自动平衡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二.仪器 试剂
自动平衡记录仪 | 热电偶 |
电炉、泥三角 、坩锅钳 | |
纯Sn、含Sn为20%、40%、60%、和80%的SnPb合金以及纯Pb(坩锅上的记号分别为1、2、3、4、5、6) |
三.实验数据及处理
热电偶工作曲线 | ||||||||
Pb | Sn | H2O | ||||||
相变温度 ℃ | 323 | 232 | 100 | |||||
平台高度 格 | 61.9 | 47.3 | 28.1 | |||||
曲线斜率 | 6.6118 | |||||||
曲线截距 | -84.269 | |||||||
步冷曲线 | ||||||||
Pb %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折点高度 格 | 47.4 | 43.8 | 41.2 | 47.5 | 56.5 | 62.3 | ||
平台高度 格 | 40.5 | 40.5 | 40.4 | 40 | 39.9 | 39.9 | ||
折点温度 ℃ | 229 | 205 | 188 | 230 | 289 | 328 | ||
平台温度 ℃ | 228 | 184 | 183 | 180 | 180 | 325 |
热电偶工作曲线
Pb~Sn相图
四.提问思考
1.步冷曲线各段的斜率以及水平段的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对于斜率来说,与平衡记录仪的走纸速度和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比例有关;对于水平长度来说,与控制冷却速度有关。
2.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各步冷曲线的降温速率控制是否得当。
答: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并没有采取降温控制,不过各平台明显,所以,由此看来,我们操作得当!
3.如果用差热分析法或差示扫描发来绘制相图,是否可行?
答:由于样品在吸热中相变较多,造成热容变化很大,与参比物相差甚远,造成基线发生漂移,因此,用以上两种方法不可行。
4.试从实验方法比较测绘气—液相图的异同点。
答:不同点:确定坐标的方式不同。
相同点:都是确定温度与浓度的关系,两者的数据都是热力学平衡下的结果。
,深圳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二组分固棗液相图的测绘--张子科,刘开鑫